易地搬遷,闖致富路

瞄準重點啃“硬骨頭”。今年3月,河北把張傢口、承德、壩上地區和深山區的10個深度貧困縣206台中西區月子中心介紹個深度台中月子中心價格貧困村作為脫貧攻堅重點,各級黨政機關和經濟強縣等,分別與貧困縣、貧困村和貧困戶一一結對幫扶,補齊短板中的短板,小康路上不落一個!

今年春天,200多個大棚建成。開始想直接給貧困戶管護,可他們一沒資金,二缺技術。要是頭一年抓瞎,接下來更不好幹。最後,工作組決定第一年先交給一傢專業種植公司統一管理、收購,示范帶動,貧困戶穩收租金,打工掙錢。


土城鎮榆樹溝村人均兩畝地,薄薄一層土,全是石礫子。全村290戶,大半貧困戶。說起過去,村委會主任李國良直搖頭:“小麥種不成,棒子、雜豆收成賴,種地基本不落錢。”

2016年春,河北省地礦局扶貧工作組來到榆樹溝。調研市場後,工作組設立扶貧產業發展基金,建大棚,種網紋瓜和草莓等。工作組組織力量整理耕地,墊土半米厚,連片400多畝,建瓜果產業園。工作組成員齊春彥說:“種植業風險相對較小,最差也能給村民留下一塊好地。”

和諧巷、富強巷……來到豐寧縣土城鎮張百萬村,新建的“百萬新村”就是一道風景。新居帶小院,小的兩居室,大的四居室,寬敞亮堂。臥室裡盤著火炕、大灶臺,自來水通進傢裡,洗臉臺、馬桶等一應俱全。

阜平2810戶貧困戶種香菇,戶均每年增收2萬元;張北縣德勝村等地發展光伏發電,一些村民“曬著太陽”告別貧困;淶水、易縣、淶源依托綠水青山,發展生態旅遊,3000多戶貧困戶吃上“旅遊飯”……“產業扶貧必須從供給側發力,優化區域分工與產業佈局,實行錯位發展,帶動農民致富。”河北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說。

這是豐寧縣扶貧開發的“政銀企+貧困戶”模式之一。據介紹,扶貧資金不直接分給個人,而是以貧困戶名義入股,建設“扶貧牧場”,企業每年給貧困戶分紅1000元,收益穩定。今年8月,孫喜臣又領到分紅1000元,問他3年以後股金怎麼辦,他笑言:“繼續入股,接著分紅!”

元始公司推行兩種制度,一種是農民以人工、土地入股,公司提供種子和有機肥等,收益二八分,農民得大頭。還有一種是固定收益制,不定產量,每畝每年租金1000元。第二種最受歡迎,目前已簽約農戶1000多戶,八成是貧困戶。僅去年一年,公司給農民支付400多萬元。

3年前,村民李明環的兒子遭遇車禍,經搶救保住一條命,不能幹重活。“孩子他爸正月就去山西打工,我沒手藝,出去打工掙的還不夠吃。”聽說村裡要建瓜果扶貧產業園,李明環眉頭舒展。從整地起,她就來打工,一天能掙100元。“在傢門口打工,掙錢不少,還能回傢哄孫子”,她還打起瞭“小算盤”,一邊打工學技術,一邊攢錢,明年準備承包兩座大棚。如今村裡有20多戶貧困戶像李明環一樣在產業園打工,高峰時用工100多人。據測算,等到瓜果扶貧產業園發展穩定後,有地租、承包等收益,村裡貧困戶人均能增收3900多元。

脫貧不易,台中坐月子中心費用鞏固更難。針對因病因學因災致貧、沒勞力、無技術、缺資金等“軟肋”,河北交出瞭自己的答卷。環球產後護理之家

和劉德學一樣,三道營村的孫喜臣在奶牛場當起瞭“三金農民”。去年,老孫把7畝地流轉給旭緣養殖公司,每年可收租金5600元;他用名下的財政扶貧資金入股,連續分紅三年;同時到公司打工,每月薪金3000元。

搬下山,怎麼辦?縣裡早有準備,村子建起草莓園、藥材基地,全年用工最多時達300多人。本村勞力不夠用,還得從外邊找人。村委會主任張士傑說:“移民新村與產業園配套建設,讓貧困戶搬得出、穩得住、能增收、能致富。”

過去,當地有句民謠:村裡沒有張百萬,隻有一群窮光蛋。如今,蝸居深山的村民要搬新傢瞭,安置小區起名“百萬新村”。新建的小廣場有音響、路燈,“老百姓日子過好瞭,才有心情跳啊扭啊,現在村裡健身的可多咧!”村婦聯主任孫桂玲感慨道。

二道溝的於鳳蘭年近六旬,傢裡有老伴,還有88歲的公爹。房子還沒最後定,她已來看瞭好多回。她在山上住的是土房,吃水要跑一裡地去挑。

從阜平到豐寧,從燕山到太行山,河北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分批啟動,壓茬推進。截至今年7月,全省共有31個縣啟動扶貧搬遷。

創新機制,鞏固成台中月子中心推薦

從阜平出發,河北奮力脫貧攻堅,聚焦深度貧困,下“繡花功”,啃“硬骨頭”。阜平變瞭:貧困人口從2013年底建檔立卡時的10萬多人,減少至去年的約3萬人。河北變瞭:最近4年全省年均減貧百萬餘人,貧困發生率從2013年底的9.8%降至去年底的3.8%。如期脫貧,曙光初現。

豐寧黃旗鎮出產的谷子,自古就是貢米。豐寧縣元始種植公司看好市場前景,組織農戶統一耕種。樂國村貧困戶劉德學流轉瞭自傢的4畝地,每畝每年租金1000元。他隻管種,公司負責收。“過去種谷子,一年最多收入500元。”

河北脫貧發力:最近4年全省年均減貧百萬餘人

張百萬村的二道溝、楊樹溝、張貴庭溝3個自然村地處深山,出村要走河溝裡的砂石路,一下大雨就沒法過。這次搬遷的70戶中有26戶貧困戶。人均一間房,對貧困戶每間房補貼5700元,自籌僅3000元。

2015年底,河北核定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10萬,其中有勞動能力的占六成多。找到合適的扶貧產業,增強脫貧的內生動力,這是治本之策。

另一種模式是,政府提供保證金,企業以資產抵押,貧困戶聯合從銀行貸款入股“扶貧牧場”,每年給貧困戶分紅2500元。去年,這種模式帶動全縣1149戶貧困戶脫貧。

河北探索“政銀企戶保”金融扶貧模式,通過政府搭臺、銀行參與、保險兜底,有效解決資金短缺的難題。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發展扶貧股份合作組織8400多傢,帶動46萬餘戶貧困戶脫貧。

“隻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2012年底,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河北省阜平縣時的殷切囑托,已在燕趙大地生根、開花、結果。

本報記者 徐運平 張志鋒
arrow
arrow

    gao486mc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