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12月27日,由台中西區月子中心介紹中國作協小說委員會、吉林省作協共同主辦的2017認識“吉林文筆”系列活動在京舉行。

李敬澤在致辭中表示,在全國文學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之際,舉辦認識“吉林文筆”活動適逢其時。吉林文學有深厚的創作基礎,近年來廣大文學工作者以滿腔熱情進行辛勤而卓有成效的創作,形成瞭以“吉林文筆”為代表的魅力獨特、成績卓著的北方文學,希望吉林文學繼續發揚大自然文學等現實題材創作優勢和傳統,在新時代書寫中華民族新史詩。

認識"吉林文筆",構建北方文學新經驗

王懷宇:1967年出生,中國作傢台中西區月子中心協會會員,吉林省作傢協會全委員會委員,吉林省作傢協會小說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吉林省作傢協會簽約作傢,長春市作傢協會副主席。曾任《參花》雜志主編,吉林省群眾藝術館副館長,現為吉林省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先後在《芒種》、《作傢》、《青年文學》等刊發表小說作品一百餘篇。

高君:男,1969年生於吉林蛟河。在樺甸市工商銀行工作十年。現居長春,自由寫作。第七屆魯迅文學院高研班學員,中國作傢協會會員,吉林省作協第八屆全委委員,吉林省作協第一、二屆簽約作傢。2003年開始寫小說。著有散文集《多年以後》,中短篇小說集《段落》《蕩漾的背景》《父親》,長篇小說《底色》《大聲歌唱》。

雷達、吳秉傑、張陵、白燁、何向陽、李朝全、潘凱雄、梁鴻鷹、王山、王幹、孟繁華、高偉、彭程、李東華、楊慶祥、郭艷、劉大先、王國平、劉頲、李雲雷、劉瓊、徐剛、叢治辰、饒翔台中月子中心評價、納楊、李壯、王清輝、聶夢等30多位評論傢參加研討。中國作協小說委員會副主任胡平主持會議。

張志偉在致辭中表示,“吉林文筆”的概念醞釀已久。吉林文學是中國文學的東北縱深,一直以特有的方式積蓄著、發展著。改革開放以來,吉林省的文學創作隊伍不斷壯大,有質感的文學作品不斷增多,寫作特色逐漸突顯。“吉林文筆”在形式上是多樣性的,有敘事文筆、抒情文筆,有小說文筆、散文文筆等;“吉林文筆”在內容上是獨特的,秉承大自然寫作傳統,以長白山紅松為筆,以松花江水為墨,以黑土地做紙,在吉林大地上書寫的文學筆跡,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學色彩;“吉林文筆”在精神上是開放的,兼具現實性和文學性,是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使命的召喚下,在吉林改革開放的壯闊歷史進程中,在深入開展的“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實踐活動中,不斷完善和豐富的;“吉林文筆”在氣質上是充盈的,不但寫好瞭吉林故事,還努力寫好著中國故事、世界故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故事。今後吉林省將持續開展認識“吉林文筆”系列活動,有計劃地向全國推介吉林省其他有代表性的作傢作品,增強吉林文學的文化自信,也為我國文學事業繁榮發展貢獻吉林文學界獨特力量和智慧。

與會專傢們認為,“吉林文筆”形式多樣,內容獨特,具有鮮明的地方文學色彩、開放的精神和充盈的氣質,正不斷建構出吉林文學對新時代的體驗與理解。

本次活動用一整天時間、分兩場研討瞭金仁順小說集《愛情詩》及短篇小說《紀念我的朋友金枝》、王懷宇中篇小說集《小鳥在歌唱》以及高君短篇小說選集。與會專傢給予三位作傢的代表作品高度評價,認為三位作傢的作品集中展現瞭“吉林文筆”的“獨特而不重復”的時代風貌,既有銳利的鋒芒,又有溫暖的關懷,以對現實生活的激昂熱情、細微體察和精準提煉,用小說這一藝術形式生動展現瞭時代變遷,表現出吉林作傢對新時代社會生活方方面面變化的冷靜觀察和深入思考。其中,金仁順的短篇小說有很強的辨識度,人物刻畫簡單但並不重復,每個人物的背後隱藏著鮮明的時代印記,滲透著作者對於生活、對於人性,冷靜深入獨到的思考。王懷宇的作品擅長描寫生活中的“小”,講述小人物在普通生活中的種種,透露出對生活一種悲憫和溫暖的態度。高君的作品集中展現瞭底層各色人物的生活,在人物刻畫和場台中西區月子中心推薦景描寫上真實而生動,有濃厚的東北氣息,以及對於道德倫理的深刻思考。

台中月子中心介紹 關鍵詞:吉林;文筆;文學;吉林省;吉林文筆

金仁順:1970年生,現居長春。著有長篇小說《春香》;中短篇小說集《桃花》《松樹鎮》《僧舞》等等,散文集《時光的化骨綿掌》等;編劇電影《綠茶》《時尚先生》《基隆》;曾獲得駿馬獎、莊重文文學獎、小說月報百花獎等。

作者簡介:


12月27日,由中國作協小說委員會、吉林省作協共同主辦的2017認識“吉林文筆”系列活動在京舉行。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李敬澤,吉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吉林省作協黨組書記張志偉,吉林省作協主席張未民等出席活動。


arrow
arrow

    gao486mc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