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年29歲的小李就是其中之一。他來自江蘇淮安,四年前從南京某高校廣告傳播專業畢業後,前往北京工作。因為在北京落戶和買房都存在相當大的難度,南京新推的吸引人才落戶計劃讓他覺得誘惑不小,打算在趁著清明小長假就去辦理。他說,戶口下來後,先在南京把房子買瞭。

編者按:2017年以來,以武漢、南京、西安為代表的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出臺瞭一系列人才政策,以住房補貼和戶口等來吸引人才在當地就業、創業。一年過去瞭,這些政策執行效果如何?是否吸引到城市亟需的人才?求職者對這些政策的反應如何?經濟欠發達地區該如何應對人才大戰?界面新聞近日走訪瞭一些熱點城市,試圖找到上述問題的答案。

文|孫梅欣 來源|界面(ID:wowjiemian)

















“本地同學就業大多離不開傢裡‘認識人’,非南京本地同學找工作,如果同樣工種,一線城市工資更高,也不一定留在南京。”小陳說,他遇到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是,一個南京學長畢業後去北京從事IT行業,5年後年薪達到百萬。但考慮到傢人要求,他不得不返回南京創業,但薪水卻隻有北京的20%。

台中中區月子中心







即將從上海大學建築與土木工程專業碩士畢業的小陳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對於傢在南京的他來說,畢業後是留在上海還是去南京,隻有一個標準:看工作機會。



“市民性格溫吞,逐漸成長為‘資源富足、創新不足’的城市,在這一輪借創新力推進的城市發展“風口”中優勢不明顯。”他表示。



“其實南京不差人才,差的是崗位,差的是能夠留住人才的崗位。”小陳記得本科畢業時去南京的人才市場轉瞭一圈,發現招聘單位從安徽、浙江到江蘇省內三、四線的城市都有,反而南京本地能提供的崗位較少。







知乎上對“選擇杭州還是南京”的提問中,不少回復者對於南京都提出瞭這樣一個疑惑:對南京城市印象很好,但我能做什麼?



官方數據顯示,從2008年至2017年的十年間,杭州市常住人口數量從796.6萬增至946.8萬,年均增加15萬人。同期,南京市常住人口數量從758.9萬人增至833.5萬人,年均增加約7.5萬人。

可能更令南京人鬱悶的是,在吸引人才方面,和南京既給房又給錢的政策相比,杭州要“吝嗇”得多,僅僅是對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人員和歸國留學人員發放一次性2萬-3萬的生活補貼。換句話說,杭州不怕吸引不來人才。

除此之外,杭州凈流入人才的比例也呈現較高態勢。獵聘網大數據研究院台中東區月子中心評價發佈的《2017年二季度人崗爭奪戰及職場流動力大數據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全國主要城市人才凈流入率(地區人才凈流入率=該地區人才凈流入人數/該地區人才流動總人數×100%)排名中,杭州以11.21%的比例位居第一,南京隻有2.79%,排名第七。

IT方面,近幾年杭州信息經濟迅猛發展,成為全國互聯網經濟的領頭羊,以阿裡巴巴為代表的互聯網產業集群帶動瞭整個城市的創新創業發展。早在2012年,杭州電子商務交易額便已過萬億元,超過上海位列華東第一,而2015年,南京電子商務交易額才達到8715億元。以阿裡系為代表的數萬老員工也成為杭州創業第一大系,並和浙大高校系、“千人計劃”的海歸系、新生代浙商系並稱為四大創業系。



由科技部火炬中心聯合中關村管委會、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中關村銀行公佈的《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及趨勢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杭州有17傢獨角獸企業,就數量而言在全國排名第三,僅次於首都北京(70傢)和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上海(36傢)。而南京隻有2.5傢獨角獸企業——電子商務行業的匯通達和孩子王,以及由貴陽貨車幫和江蘇運滿滿合並而來的滿幫。一般認為,獨角獸企業是指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公司,獨角獸公司越多,這個城市越具有創新力。











觀察人士認為,杭州的優勢在於民營經濟發達、民間資本充滿活力。南京產業綜合性雖強,但是缺乏領軍企業。同時,由於南京集中瞭大量省級機關、軍隊、高校、大型國企,體制味濃厚的傳統行業長期在當地就業市場占主導地位。







值班編輯:陳睿雅

據南京大學對2017屆7800多名應屆畢業生(含本科、碩士、博士)的就業情況統計,就業形勢最好的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占本屆畢業生總量的19.28%)、教育(15.95%)、金融(14.59%)、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10.13%)。顯然,在更市場化的IT、金融行業裡,南京和她的鄰居——上海和杭州——比起來,並不占優勢。





/





一直以來,南京和杭州都被拿來比較:同樣地處長三角地區經濟中心、同樣是江南魚米之鄉的省會城市、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宜居的環境。知乎上一個關於“南京和杭州,我該選哪一個”的提問,吸引瞭1.6萬閱讀量、3000多條評論,關註度遠高於成都VS重慶、北京VS上海、廣州VS深圳。









從代表一地經濟的上市公司情況來看也是如此。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3月,南京A股上市公司有79傢,屬國資控股的有30傢,占總上市企業數量的38%。杭州A股上市企業達128傢,其中屬國資控股的僅21傢,占比16.4%。









南京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胡小武對界面新聞表示,南京的歷史、文化、科教、人才、工業、農業、旅遊、交通、生態、區位等資源長期以來都處於富足狀態,市民生活水平較全國而言長期屬於較高位置,但這也導致南京人抱以“小富即安”的心態。

其實,在營商環境方面,南京和杭州不相上下,甚至前者略勝一籌。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對全國35個大中城市的調查,南京和杭州分列2017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排行榜名第六、第七位。值得一提的是,調查顯示,在執行合同的成本占標的額的比例相差無幾的情況下,耗時這一項指標,南京遠低於杭州,僅有112天,而杭州為285天。



2017年,杭州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7561億元,占GDP的60.2%,當年民間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56.4%,比2016年提高4.6個百分點。杭州市統計局表示,“近年來,民間投資已經成為我市投資增長新亮點,呈現出國有投資向民間投資轉移的態勢。”相比之下,2017年,南京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5376.40億元,占GDP的比重為45.9%。南京市統計局未給出民間投資相關數據,但指出“民間投資活力不強”,需要積極采取措施加以應對。





據中國江蘇網2016年的統計,每年南京高校畢業生約為26萬人,畢業人數在全國名列前茅。事實上,南京大部分大專以上高校,大一新生入學時便落戶學校集體戶口,畢業離校後如果第一份工作選擇在南京,戶口可直接轉至南京市人才市場。然而,即便“近水樓臺”,南京近年來人口數量也未出現爆發式增長。



2018年3月13日,2018年浙江省春季人才交流大會現場求職者絡繹不絕。來源:視覺中國台中西區高級月子中心推薦



上海已經基本確立瞭金融中心的地位,從傳統的銀行、保險、證券到新興的PE、VC、互聯網金融,各路資本雲集此地。2017年,上海金融市場交易總額達到1438萬億元,在滬持牌金融機構總數達到1537傢,金融業增加值占上海GDP的比重超過17%。相比之下,南京和杭州金融業增加值占當地GDP的比重均在10%上下。

















南京和杭州,你會選擇誰?

高校資源是衡量一個城市競爭力、文化底蘊的重要標志之一。在這方面,南京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全市共有24所本科高校,其中 “985”院校2所、 “211”院校6所(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既是“211”又是“985”,這裡不重復統計)。相比之下,杭州在高校資源方面要遜色不少,全市18所本科高校中,僅有浙江大學被列入985、211工程。







台中西區月子中心

面對這一情況,南京政府近幾年開始積極推進高新人才引進,鼓勵創新創業。去年,南京市政府下發的《南京市“十三五”人才發展規劃》要求,“十三五”期間通過科技頂尖專傢的引進,創新型企業傢培育計劃、高層次創業人才引進計劃,青年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等實現人才引進。今年1月,南京提出要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創新名城,並發佈相關文件列舉瞭10項措施,以土地、金融和獎勵資金刺激推動發展創新園區、載體、項目和人才。





為瞭進一步吸引人才,在去年推出“人才公寓”的基礎上,今年南京又推出瞭青年大學生“寧聚計劃”, 每年目標吸納就業創業20萬人以上。計劃包括:高層次人才可選擇申領不少於300萬元的購房補貼、申購不低於200平方米共有產權房、免費租賃200平方米人才公寓;隻要取得研究生以上學歷或年齡在40周歲以下且取得本科學歷的畢業生(含留學歸國人員),或者取得中級以上(含中級)專業技術資格人員,又或者取得三級以上(含三級)國傢職業資格(技能類)人員,滿足上述任一條件,即可直接在南京辦理“先落戶,再就業”。此外,對外地來南京面試的高校畢業生一次性給予1000元的面試補貼。



3月15日,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工作人員在接受《南京晨報》采訪時透露,新政實施2天便受理落戶1300多人,9天受理6300多人,半個月人數近萬。本輪辦理落戶的人群中,本科學歷達到84.3%,碩士以上8%,另外還有6.2%的留學歸國人員。



“鄰居”浙江省省會杭州市去年新增常住人口28萬,在已公佈的主要城市中,增量排名全國第三,僅次於深圳和廣州。可能更令南京人鬱悶的是,在吸引人才方面,和南京既給房又給錢的政策相比,杭州要“吝嗇”得多,僅僅是對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人員和歸國留學人員發放一次性2萬-3萬的生活補貼。換句話說,杭州不怕吸引不來人才。







胡小武指出,創新城市需要創新文化生態,建設創新名城,隻依靠片面的物質激勵“硬通貨”,而不是培育能夠可持續的創新文化基因和生態土壤,很難說能得以持續。



台中東區月子中心推薦



“這個城市需要創新大討論,從意識層面上真正具備創新沖動和意識才能改變在各領域的習性。比如,推動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的建設,提升對文化、審美的熏陶;鼓勵各資本建立各形態創投基金,推動創新商業企業的成長環境等。”他說。

3月13日,南京市統計局公佈瞭一則消息: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較上年增加6.5萬人,增幅為近五年來新高。不過,這一令人欣喜的消息很快就被沖淡瞭。

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的調查也顯示,從社會服務環境來看,杭州優勢明顯,排在全國第7位,南京排名相對落後。其中醫療服務、科技服務、融資服務、教育服務、養老服務等各項指標,杭州均領先於南京。



近年來,南京市常住人口增長放緩的勢頭更為明顯。2012年以後,南京常住人口年增量長期維持在不到5萬人的水平,僅在2017年回升至6.5萬人。而杭州從2014年開始長期保持10萬人的年增量,2017年更是迎來大爆發,年增28萬人,是全國人口凈流入量最高的城市之一。

小李對界面新聞表示,他並沒有立刻返回南京工作的打算,還想在北京打拼幾年。“回去我能做什麼?不如趁年輕在北京多掙幾年錢。”他在電話裡說。









審校:武昭含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ao486mc24 的頭像
    gao486mc24

    曉春的網購推薦

    gao486mc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